先從一則新聞談起, 接著說一下個人觀點...

根據聯合報 20070720 的報導:

物價漲聲不斷,外界揣測,中央銀行不排除在九月底以前隨時召開臨時理事會,宣布升息措施。
央行總裁彭淮南昨天傍晚表示,會特別注意未來物價走勢,
「假如有需要,央行就會召開臨時理事會議。」

當然, 這是一個很標準的貨幣政策程序: 物價上漲, 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減緩物價上漲壓力.

至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為何? 具體如何執行? 任何一本總體經濟學或是貨幣銀行學都會提到.

我所想表達的, 貨幣政策似乎 (?) 總是事後的而非事前的.

為什麼會是如此? 如果是, 那權衡與法則之爭 (discretion vs. rule, Taylor, 1993)
似乎是權衡較為中央銀行所偏好? Friedman and Schwartz (1963) 或者近年來的
物價膨脹目標區 (inflation targeting, 如 Newzealand 中央銀行於1990年起所執行的
政策) 到底為什麼會存在?

這個議題的研究方向, 我覺得 Romer and Romer (1990) 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方向.

個人認為,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可能該是一個說明中央銀行認為經濟景氣的 signal...

Money does matter (Friedman M., 1956)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mn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